現金增資 有錢大家賺? 套房要出租?
■ 記者 黃正凱
台企銀上周二爆出29萬張天量,若搶搭現金增資題材,抓對進出場時間 點,套利成功,短短一星期就可賺進3%價差。奇美電GDR折價4.9%,終於拍板定案,這檔多頭指標近期股價盤整,GDR的不確性因素多少壓抑股價。
上 市櫃公司今年展開吸金大法,其中搶辦現金增資的公司還不少,股票換鈔票,究竟是有錢大家賺,還是「套房」要出租?
同樣是資本密集產業,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吳淑婷說,晶圓代工龍頭不缺現金,而封測族群擴廠之路走得更早。反觀DRAM或TFT族群,比較像原物料股,一年賺錢,隔年未必賺 錢,在現金流量(cash flow)上,沒有那麼穩,才需要向外籌資。
為因應12吋廠擴產計畫,除了100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 (CB),力晶也以「詢價圈購」方式,辦理30億元現增案。金鼎投信副總經理曹天倫說,不管是手機或MP3等消費性電子產品,下半年對Nand Flash的需求旺盛,一些要辦現增的記憶體廠,確實有擴產需求。
■ 胡亂增資 難逃法眼
「若只是因為『大頭症』, 盲目擴廠,法人是不會捧場的,」保德信投信副總經理陳月姿認為,現金增資不全然是負面的,若為了市場需求擴產,應會獲得投資人認同,但若是胡亂增資,甚至 是印股票換現金的動機不單純,通常難逃法人「法眼」。
承銷出身的台新投信總經理沈文成認為,主管機關審核日趨嚴格,公司為什麼要增資, 文件必須寫得清清楚楚,現在要用股票換鈔票,沒那麼容易。
過去可轉換公司債大行其道,沈文成認為,今年起,現金增資股似乎比較流行,不 過,要看整體籌資熱度,應該把可轉債加現增股和過去幾年做比較,而今年市場新增的籌碼不見得比往年多,加上電子產業景氣出現落底訊號,對股市衝擊有限。
今 年辦理現金增資的企業頗多,是否買股以符合「原股東」資格認購新股,在在考驗投資人的智慧。以手機零組件大廠綠點為例,截至上周五收盤價為121.5元, 現增股承銷價僅98元,價格看起來實在吸引人。
不過,若以綠點目前籌碼分布來看,投信持股21%,外資占17%,董監僅占11%,加上 外資摩根大通設定的目標價為87元,在認股基準日前,股價會有多大波動,沒人敢保證。
「認購新股,要看產業趨勢和個股基本面」,吳淑婷 說,過去面板股增資頻繁,但股價未必長期走弱。就算短期受到籌碼面或特定人套利策略影響,對好的股票來說,短空長多。
以背光板廠輔祥為 例,增資股在上月19日出籠前幾個交易日,股價一路從60元高點下探,掛牌後還跌破54.6元承銷價,一度面臨50元保衛戰,但在亮麗營收支撐下,如今股 價又回到承銷價附近。
■ 想A好康 小心上當
今年以來辦理現金增資的公司,除了燁輝因鋼鐵景氣出現疑慮,股價離當初 承銷價20元還有一段距離,其他個股,投資人若參與認購,不大有上當的感覺。當初認購新光金的投資人,甚至可以大喊:賺到了!
現金增資 股掛牌前後,難免出現劇烈波動。「愈缺錢的公司,可能愈愛拉高股價,」陳月姿一語道破公司派為鼓勵投資人認購,營造出有利可圖的假象。
「辦 理現金增資,公司派往往能占上風,」曹天倫說,大股東常具有認股的優先權,可以先在高點出脫持股,等到最後再用便宜的價格認購新股。這種手法並不稀奇,吳 淑婷說,就連外資也常買進折價發行的GDR,然後放空現貨,來回套利。
在上周台企銀爆出29萬張天量後,就傳出許多人希望以「特定人」 身分,要現增額度。這些人在股價拉高時,融券放空,鎖定「價差」套利。這些「特定人」會是誰?當然不是一般小散戶。而台企銀還是採公開申購配售,增資股若 採「詢價圈購」,在資訊不對稱下,公司股價可能被高估,小股東口袋的錢跑到大股東口袋,機率更高。
上市櫃公司相繼辦理現金增資,許多承 銷價相當誘人,甚至可參加配股、配息,但真有這麼「好康」的事嗎?撿便宜前,投資人可得先想清楚!
- Dec 27 Mon 2010 21:09
現金增資 有錢大家賺? 套房要出租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